【元小·德育】巧手制作青团 弘扬传统文化
巧手制作青团
弘扬传统文化

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,江南有食青团的习俗,捣青草为汁,和粉做团。为弘扬传统文化,让孩子们了解清明节的由来、风俗习惯以及意义,元和小学开展了“巧手制作青团 弘扬传统文化”主题活动。








瞧,孩子们搓、压、揉、团,各种动作齐上阵,一会儿,一个个青青的团子就做好了。







从这次做青团的活动中,我更加了解了江南的饮食文化,明白了老百姓们做青汁和青团的不容易。——五2周祺


这次的清明节,我在做青团活动中,感受到了劳动乐趣,也让我增长了知识,让我受益良多。——五5杨涵乔


做青团,让我体会到做食物的不易,不能浪费一粒米饭。我知道到了江南地区的人们喜欢吃甜食,也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。——五2何星辰


青团,晶莹剔透,香甜软糯,惹人喜爱。那一股股艾香是江南水乡的清雅、古色古香的代表。它的口味有很多:豆沙、蛋黄等等。它的做法简单,十分方便。——五2罗诗函


我从这次做青团的活动中,感受到南方做青团的习俗象征着江南水乡朴实清雅的特点。做青团需要靠细心与耐力,也考验了我们的动手能力。制作青团大大增加了我对江南习俗的了解。——五2段子彦


我体验了一次做青团。青团的做法虽然看上去很简单,但在做的过程中,可千万不能粗心哦!比如,加水搅拌的时候,不能加太多水,要少量多次地加,不然就会变得又软又粘手。其实做每件事都一样,既要细心,还要有耐心。——五2金容欣


周末的时候,我和奶奶做了一次青团,做完后我才知道青团的做法看起来简单,实际上做起来很困难,把菠菜榨成汁,揉成面团,需要很多力气与精力。从这次经历中,我知道了要做好每一件事都要认真去对待才能成功!——五2周怡霏


通过这次的青团制作活动,我感受到了江南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祖先们的聪慧,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!——五2姚瑶


从这次做青团的活动中,我发现江南人民的饮食习惯与别的地区的不同,也感受到了祖先们的智慧。——五2汤鸿远




今天我青团做得很成功,很美味。一个小小的青团需要这么多的步骤,我想到妈妈每天做饭有多不容易。所以我以后要好好吃饭,不挑食,爱惜粮食,还要多帮妈妈分担家务。——五1钟镇宇


做青团,要先把浆麦草打成汁,并过出渣渣,再把煮好的红豆打成馅,并再一次的在锅里翻炒,炒到一定程度时,加上白砂糖与红糖,炒出香味出锅。然后把浆麦草汁与糯米粉混在一起揉成面团,就可以包了。先弄一个小团,中间扣个洞,放入豆沙馅,包在一起就可以放进蒸锅里蒸了。蒸熟后,青团糯糯的,非常好吃。——五4查若希


我从这次制作青团的活动中,体会到了做青团的不容易,比如:用破壁机把艾草榨成汁,加入面粉揉成面团时,不能加太多水,不然就会很粘手,而且和面还要和好久,很耗费力气。我也体会到古人们的智慧,把艾草制成青团后,把一种药材变成了江南人民喜爱的美食。——五2杜以辰

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习了青团的制作手艺,也让孩子们对清明节有了更多的认识,了解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,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用户登录